
|歡迎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將提供參加證明
專題講者

科學研究員
Dr. Matt McCrary
德國漢諾威醫學院
音樂生理學、癌症存活
研究學者
Dr. Matt McCrary 是德國漢諾威醫學院(Hannover Medical School)人類遺傳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Human Genetics)的科學家,同時擔任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名譽講師。他的專長包括音樂生理學、表演藝術醫學及公共衛生,研究重點關注音樂與運動在非傳染性疾病預防及癌症康復中的應用。他積極參與表演藝術醫學協會(Performing Arts Medicine Association),並獲得多項研究資助。

彭博傑出教授
Dr. Kris Chesky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醫學院與琵琶第音樂學院
表演藝術健康專家
Dr. Kris Chesky 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彭博傑出教授(Bloomber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同時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小號演奏家,致力於研究音樂家的健康問題。他設計了美國首個表演藝術健康領域的研究生課程,並積極推動音樂教育中健康議題的認識。與德州教育局(Texas Education Agency)合作,他協助制定相關政策,將健康知識融入音樂教育,以提供音樂家必要的健康支持。
------------------------------------------------------------------------
彭博傑出教授計畫由麥可·彭博(Michael Bloomberg)資助,該計畫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設立,旨在聘任跨足至少兩個學科的教授,以促進跨領域研究並解決複雜問題。

助理教授兼音樂與健康中心主任
Dr. Kat Agres
新加坡國立大學
楊秀桃音樂學院
音樂認知科學學者
Dr. Kat Agres 是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楊秀桃音樂學院(Yong Siew Toh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助理教授,並創立音樂與健康中心(Centre for Music and Health)。她專精於音樂認知與健康介入領域。此前,她曾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擔任研究科學家,並創立音樂認知研究小組(Music Cognition Group)。
Dr. Agres 擁有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心理學博士學位,其研究獲得國際資助,涵蓋音樂與健康領域。此外,她亦活躍於新加坡,以大提琴演奏家的身份參與表演。.
特邀講者

教授兼研究中心主任
蘇郁惠 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 電資院
音樂、科技與健康研究中心


專任副教授
蔡振家 博士
專任主治醫師
蘇炯睿 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
音樂學研究所
奇美醫學中心
復健部音樂家特別門診
座談專家
【主題:走在人工智慧音樂的前沿】

助理教授
林欣名 博士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聲響科技研究所心


博士後研究員
黃郁芬 博士
執行長
蔡明耀 老師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
量子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各場次主持人





教授兼研究中心主任
蘇郁惠 博士
教授兼副教務長
劉奕汶 博士
助理教授兼科主任
彭仁奎 博士
教授兼院長
陳曉雰 博士
教授兼總監暨院長
周偉倪 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 電資院
音樂、科技與健康研究中心
國立清華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臺大醫院 緩和醫療科
臺大醫院 家庭醫學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院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
佳里奇美醫院






助理教授兼校務資訊組長
温育瑋 博士
副教授兼系主任
蘇美如 博士
博士後研究員
戚居暘 博士
教授兼學士班主任
陳宜欣 博士
工會理事長
彭季康 博士
特聘教授
陳恒佑 博士
國立聯合大學
資訊工程系
中原大學生物
醫學工程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電資院
音樂、科技與健康研究中心
國立清華大學
資訊工程系
台北市音樂創作職業工會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 程學系
宗旨
2025年第四屆ISMHP「音樂與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將於台灣舉行,聚焦於「音樂與健康促進」的跨領域合作。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來自歐美及亞洲的國際知名學者,包含音樂生理學、音樂心理學、音樂治療、表演藝術醫學、音樂科技與健康等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音樂在健康促進及醫學應用中的潛力。透過理論與實務的深度融合,研討會將提供給關注音樂醫學、音樂科技及健康促進相關議題的專業人士一次寶貴的學術交流機會。
此系列研討會自2010年首次舉辦以來,吸引了眾多國際頂尖專家參與,包括德國漢諾威音樂家醫學研究中心的Dr. Eckart Altenmüller、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Dr. John Chong、以及澳洲雪梨大學的Dr. Bronwen Ackermann。原定於2022年舉行的第四屆研討會因疫情影響延後至2025年。本屆會議將邀請如德國漢諾威醫學院的Dr. Matt McCrary、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學院的Dr. Kris Chesky、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的Dr. Kat Agres等國際學者,他們在音樂生理學、表演藝術健康、音樂感知與認知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詣。
會議期間將進行專題演講與海報論文徵稿,旨在促進音樂與健康跨領域研究的創新發展。此外,為激發跨領域合作氛圍,會議結束當晚將舉辦亞洲醫師樂團與台灣醫聲室內樂團的研討會音樂會,展現音樂與健康關懷的加乘作用。
2025 ISMHP國際研討會將不僅是學術知識的交流平台,也將成為不同領域專業人士探索音樂在健康促進中扮演角色的重要場域。期待這次會議能為音樂醫學領域帶來嶄新洞見,推動音樂與健康的跨領域協作,共同提升全人健康的未來。
大會組織

議程
⬇️
【2025第四屆ISMHP「音樂與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
音樂藝術、科技與健康的跨領域交流
2025年 4 月 11 - 12 日 國立清華大學旺宏館 國際會議廳


2025 ISMHP AI氛圍音樂發表
— AI音樂徵件
「2025 ISMHP AI氛圍音樂發表」是一場融合AI創新與音樂藝術的精彩活動,將於 2025第四屆ISMHP「音樂與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 中隆重登場。本次活動徵集的作品聚焦於AI生成之氛圍音樂,創作者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探索音樂的新形態與情感表達,無論是靜謐柔和的旋律或充滿張力的聲音場景,都將透過AI技術重新演繹。本活動為全球創作者提供展示舞台,邀請音樂人及科技愛好者一同見證音樂與AI交會的奇妙旅程。
入選的20件作品將在AI音樂會中進行現場發表,展示AI音樂創作的多元風貌。每一首入選作品都凝聚了創作者對氛圍音樂的獨特見解,讓聽眾在沉浸式的聆聽體驗中,感受AI創意之美與音樂的感性力量。活動特別設置了「2025 ISMHP AI氛圍音樂創作獎」,並頒發榮譽證書給排名前三名的優秀作品,以表彰其卓越的創意與藝術成就。

音樂會


亞洲醫師樂團
Asian Doctor Orchestra
台灣醫聲室內樂團
Physician's Chamber Orchestra of Taiwan
2025
4 / 12 (六) 18:00-19:30
清華大學旺宏館
國際會議廳
Lo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 | Macronix Building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國立清華大學 旺宏館 國際會議廳
從桃園國際機場至新竹市清華大學:
-
建議初次來台人士最方便的方式是搭計程車(Taxi),約50分鐘。
-
搭高鐵機場接駁車或機場捷運至「A18高鐵桃園站」,轉搭高鐵(High-Speed Rail)往南站至新竹站Hsin-Chu Station(20分鐘),再轉搭計程車至清華大學(15分鐘)
-
搭乘日豪客運(路線編號:1250),由桃園國際機場直達新竹轉運站,全年無休、24小時均有服務,計價與班次表請見官方網站: https://www.rihaobus.com/service.html。抵達新竹轉運站可搭乘計程車或公車抵達本校。
高鐵:
-
於新竹站下車轉搭其他交通工具(台北至新竹約35分鐘)
-
公車:由一樓大廳4號出口往2號公車月台 搭乘國光號【182】北大橋<=>新竹高鐵路線, 至清華大學站
-
計程車:至清華大學約15分鐘
公車:
-
5608
-
藍(線)1區間
*上車站名:新竹站
*下車站名:清華大學
(路程約18-20分)
-
83
*上車站名:新竹轉運站
*下車站名:清大北校門
(路程約18-20分)
火車:
-
於新竹站下車,需轉搭公車/計程車 (10分鐘)。
客運:
於台北車站附近之台北轉運站搭乘往新竹的客運車,有幾條不同的路線,約計80分鐘,在清華大學站下車。
自行開車:
中南部-清大(北上)
-
由 95A 新竹交流道下,左轉接光復路後直行,由本校光復大門進校園。
-
由 95B 竹科交流道下,左轉接園區二路,行至新安路時左轉直行,由本校南門進校園。
北部-清大(南下)
-
由 95A 公道五匣道下交流道,選擇右方往公道五路出口,沿公道五路直行至建中路口(鄰近中油油庫)左轉,沿建中路直行至底(光復中學)再左轉光復路。
-
由 95A 公道五匣道出高速公路後直行,經引道接光復路後右轉直行,由本校光復路正門進入校園,倘錯過,請由下一個出口(95B竹科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右轉接園區新安路後直行,由本校南門進入。
※至清華大學校本部汽車路線圖:

清華大學旺宏 館位置及停車資訊:
-
進入清大校園後,徒步直行 右手邊大草皮旁一棟建築物伴隨著咖啡書香 即為旺宏館(本校圖書館)
-
紅色 Ⓟ 為停車場位置 請洽報到處購買停車券













